十六通家书,于细节中积攒的温情让人动容
(上传时间:2017-03-29 上传部门:纪委办)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7-03-28 08:30分享
板桥在外为官期间,不忘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人的嘱托,对子女的教育,留下了影响深远的《郑板桥家书》,内容涉及读书治学、人品修养、家庭教育等,情真意切,读来如话家常,诚如板桥所言“十六通家书,绝不谈天说地,而日用家常,颇有言近旨远之处”。其中,关于持身处世、教育子女等方面的做法,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板桥乐于助人,每遇别人有困难时,往往慷慨解囊,所得俸禄“随手散尽,爱人故也”。在写给弟弟的信中,他说“汝持俸钱南归,可挨家比户,逐一散给”,还特别关照弟弟要寻访一个“无父无母孤儿”,好生资助。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佩琦:
他可以把自己的俸钱捐出来,可以穿着草鞋去走访,出行可以不坐轿子,让人打一个灯笼,上面写着“板桥”二字,不讲排场,不讲享乐,不搜刮民财,可以说是一个难得的清官。他后来以卖画谋生时,常常在画作上盖一方印,叫“七品官印”。是他留恋官场吗?不是,他留恋的是那一段为百姓做事的时期。
郑板桥的善良不仅体现在帮助别人、体恤别人上,还体现在对天地万物的关爱上。他“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也反对孩子们用线拴住蜻蜓、螃蟹逗玩,因为“万物都是天地所生”,应该“体天地之心以为心”,善待万物。
江苏省泰州市文联主席、一级作家 刘仁前:
现代社会,我们强调融合发展、和谐发展,倡导保护生态环境。从板桥先生的思想当中,应该能够得到有益的启迪。
郑板桥一生命运坎坷,但面对挫折、苦难之时,却十分淡然,他教诲后人,要用“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的心态来化解自己人生中的痛苦与纠结,辩证地看待“糊涂”和“吃亏”。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佩琦:
这是一个读书人的担当。中国的读书人讲究“修齐治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不是为了黄金屋,不是为了千钟粟,不是为了颜如玉,是“修齐治平”,是为了治理国家,安定天下,让百姓得到幸福。这不是吃亏,这是最大的福泽。所以他每一个举动言行,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首先考虑百姓的利益。
郑板桥貌似疏狂,内行实则醇谨。他在家书中曾说,“天寒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可见他内心的柔软与细腻。
他写信嘱咐弟弟,对“贫家之子,寡妇之儿”等弱势群体,要倾注一份爱心。如果有人没有钱买笔买纸,“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这“无意”二字,便体现了板桥的良苦用心。不是居高临下地施舍,而是在尊重对方人格和尊严的基础上帮助别人。
他还特地在家书中吩咐:“至阴雨不能即归,辄留饭;薄暮,以旧鞋与穿而去。”这也是非常人性化的做法。隔着几百年光阴,于细节中积攒的温情仍让人动容。
板桥老年得子,甚为开心。但做过私塾先生、深谙教育之道的他,担心在家主持家务的弟弟过于溺爱,兴奋之余仍不忘挥笔谆谆嘱咐:“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
江苏省首批名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任祖镛:
这是《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中的一段话。郑板桥首先表明自己爱子心切的初衷,要让孩子和他人享受同等的权利,即使是自己佣人的孩子。孩子读书,不以中举人、进士、做官为第一要务,首先要明白事理,做个好人。
《郑板桥家书》是中国古代“齐家”文化的代表作,传世以来,一直受到很高的评价。在清代,就有人评价《郑板桥家书》“曲尽人情,多见道语”,“语语真挚,肝肺槎牙,跃然纸上”。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毛佩琦:
《郑板桥家书》的核心,实际上是义利之辩。我们立人、立命,站立于社会,每天从事各项工作,主旨是什么?我们不仅仅要有物质的追求,更要有“义”的追求、伦理道德的追求。虽然各个时期的伦理道德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是舍己为人,推动社会进步,对人善良,让社会更加和谐、大家更加亲近,这些都是普遍之“义”。所以《郑板桥家书》现在有它应有的地位。
兰香竹影伴书声,浓墨淡彩画世情。不管是书画艺术,还是为官做人,郑板桥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在郑板桥故里兴化,郑板桥已经成为兴化人精神世界的一个标识,这种精神深深印记在血液里,为后人所传承。
先生故居绿草如茵,翠竹青青。“板桥体”是兴化人眼中最亲切的字体,不管身在何方,观其字,总有如见旧识之感;而赏其画,吟其诗,则好似隔着三百年的时光与其对话,欣赏他的才情,感悟他对百姓的大爱与悲悯,仿佛他还生活在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