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史知识>阅读
天天听|《决议》学习辅导百问(72)
点击次数:6819             上传部门:办公室(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2-03-24

为什么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这一重要论断,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后来,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对此,他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我国古代也有一些地区在这方面有过惨痛教训。比如,现在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渭河流域、太行山脉也曾是森林遍布、山清水秀,地宜耕植、水草便畜,由于毁林开荒、滥砍乱伐,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古丝绸之路。古代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业已被埋藏在万顷流沙之下,那里当年曾经是一块水草丰美之地,因屯垦开荒、盲目灌溉,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唐代中叶以来,我国经济中心逐步向东、向南转移,很大程度上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迁有关。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大自然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造,在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的同时,也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巨大变化,出现森林消失、湿地退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等严重生态危机。科学家预测,如果森林从地球上消失,陆地的生物、淡水、固氮将减少90%,生物放氧将减少60%,人类将无法生存。联合国指出,全球森林已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大厦。“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

这一重要论断,是对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深刻反思和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思考。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呈高发态势,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些重要观点,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要按照《决议》提出的要求,顺应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以对子孙后代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改善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实现建设富强中国与建设美丽中国的高度统一。






前一记录:天天听|《决议》学习辅导百问(73)​
后一记录:天天听|《决议》学习辅导百问(71)